中文Variable Font的現狀

Bobby Tung
4 min readDec 7, 2017

--

去年在W3C TPAC會議上,CSS WG討論得頗為熱烈的一項議題就是Variable Font(VF, 可變式字體)的導入。因為在半個月前的aType研討會上,這項字型技術才隨著OpenType 1.8版一併提出。

關於Variable Font

VF的特色是在於,透過一套支援該技術的字體,就可以利用參數調整字的各種樣貌,包括字重(粗細wght)字寬(wdth)、視覺尺寸(Optical Size, opsz)書寫體(italic, ital)以及斜度(slant, slnt)

後兩者在中文字沒有斜體傳統的狀況下應較少用。但前三者卻相對重要。在字重上,過去我們會看到的狀況是這樣:

一套字體內包含多種字重(可能包為單一檔案或者分為多個檔案),但整體而言,會使用較大的儲存空間。而若使用VF技術,則應該能有效壓縮所佔用的空間。

關於字寬,英文的話一般來說是家族中的condensed,中文應用上則是長體。例如下面的長宋與長仿宋,就不只是把原有的字體直接壓縮。VF技術應也能處理這樣的調整與變化。(這段有修改,感謝TIB的劉慶指正)

而視覺尺寸(Optical Size)的狀況更為特殊,當我們使用較粗的字體時,可能應用在較大的標題上,也會應用在內文之中。而這兩種狀況在設計上就會有不同的要求。前者字級較大,設計上可以比較滿;後者字級較小,就必須做出相對的調整,讓字依然能夠容易閱讀。

過去只能透過更換不同字體來處理,但若字體使用VF技術並且包含這項資訊,就可以按照使用狀況調整參數更改。

中文Variable Font

文鼎科技在上個月初發布新聞稿,晶熙黑體為全球第一款支援Variable Font技術的中文字體,並且提供試用版下載。

在Variable Font技術標準化之前,我就曾經看過文鼎展示他們自有的技術,透過調整參數即時變更字體粗細,而這次能這麼快配合OpenType標準推出,也並不意外。

在Web瀏覽器上的應用

去年W3C的會議上,就直接採納這項技術於CSS之中。Apple Webkit小組的字型與排版專家Myles Maxfield接下了CSS Font Module Level 4的編輯工作,同時開始進行實作。(以下12/8修正)

主要是透過font-variation-settings來控制字型功能,如:

font-variation-settings: ‘wght’ 500;

上面是將字重(weight, wght)這個字體數值設定為500的範例。

Variable Font的技術支持並不完全透過瀏覽器進行,而使用作業系統中的文字處理模組,在macOS與iOS上是Core Text、在Windows上是DirectWrite

我使用文鼎提供的晶熙黑體做了一個簡單測試用的頁面@Github。但各瀏覽器將font-variation-settings還設定為實驗性功能,得要透過一些方法來打開,詳情請見Github上的Readme

文鼎晶熙黑的試用版本字重由500開始,所以從100-500的粗細都一樣。在mac上的Safari, Chrome, Firefox中,Safari是唯一在正式版中直接支援的瀏覽器,同時font-weight直接控制'wght'值、font-stretch直接控制'wdth'值,就算不使用font-variation-settings做低階控制也可以使用。

依照這個速度來看,2018年在最新的系統、瀏覽器上頭都可以使用Variable Font,對於中文字體,我的期許是除了黑體之外,還希望能看到宋體的支援,畢竟在應用面上,宋體對於粗細變化、寬度調整的需求更高。

除文鼎的晶熙黑體外,方正集團也推出「悠黑簡三維可變」字體可供下載試用。

--

--

Bobby Tung
Bobby Tung

Written by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