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加入W3C,下一步?

W3C是怎麼樣的組織,做些什麼?以及個人的期許

Bobby Tung
Jan 4, 2023

數位發展部於2023年1月1日加入了W3C成為會員,我目前的身份是W3C Evangelist(傳道士),負責在台灣協助招聘會員。但我不是W3C正式員工,這些發言也不代表W3C組織。

對於W3C這個網頁技術國際標準化組織做些什麼,理解的人不多,我希望藉由這機會說明一下組織的沿革與運作,也順便帶入一些個人的期許。

W3C的沿革

2014年Santa Clara W3C TPAC大會,當年是Web發明25週年,W3C成立20週年。
Tim Berners-Lee本人近年離組織管理越來越遠,但”Web Access for All”是W3C的組織信條。

如各位所知,W3C由「全球資訊網(WebWide Web)」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爵士所創立,所負責的是「網頁標準」的制定,包括HTML、CSS與JavaScript(ECMAScript),以及XML、JSON-LD等資料標準。

成立初期,Tim就認為網頁技術應該供所有人使用,所以在標準的制定上希望能集思廣益,採共識決,所以先建立社群,但網頁技術發展快速,需要專門的組織來協調標準制定工作。一開始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了W3C總部,後來與法國Inria(後來轉為歐盟ERCIM)和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簽署聯合協議,共同建立全球總部;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於2013年加入行列,由這四所學術組織與大學作為「Host」,負責行政運作、會員管理,並且雇用專家協助各小組的運作。直到今年才希望能做到更有效率的運作,於美國成立非營利組織法律實體;但在實際運作上,依然維持與四所host的聯繫。

同時,W3C所制定的標準為「開放標準(Open Standard)」,也就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無需支付專利費用。

台灣與W3C的關係

2013年起,我因為想推動EPUB 3格式電子書於中文的應用,需要改善網頁技術處理中文排版的問題,而從一場工作坊開始參與W3C活動。後來起草「中文排版需求」,成為W3C國際化工作組的邀請專家。

就我所知,過去中央研究院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曾經為W3C會員,中研院應該是上個世紀90年代,因為數位典藏國家級科技專案需要制定XML格式的後設資料起就加入;在1999年的國際化報告中,就有看到注音符號於中文排版的需求。

工研院我想是在2010前後因為發展HTML 5技術而加入。但這兩組織都已經退出,台灣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會員參與W3C活動,三年前,台灣數位出版聯盟在文化部的補助協助下加入,參與數位出版與EPUB 3的標準化活動。

不同於聯合國與隨附組織,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如ISO/IEC,須為聯合國會員國才能加入。全球願意推動網頁技術,或參與討論決定方向的企業與政府組織都可以支付會費,加入成為會員制定標準。另外也有人人都可以參與的社群,個人也可以提出貢獻以邀請專家的身份加入。

我在2016年參與會議時受到W3C的邀請,在台灣協助招收會員,當時也提出了條件:台灣的會員可以官方名稱加入,並且可以決定和哪一個host簽署會員協定,這次也協助數位發展部和W3C即將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簽署合約。

數位發展部加入W3C的主因與目標

數位發展部加入的主因是核心業務中「民主網絡」有明確提出「規劃及參與全球分散式自治組織交流與合作」,其中特別指出了「研析W3C、歐盟或其他分散式自治組織之技術發展趨勢」。分工上應該屬於自成立起,大眾不大清楚實際業務的「多・元宇宙科」。

然而,W3C自身並未提倡Web 3這樣的概念。正如Web 2.0是由美國技術書出版社O’reilly創辦人Tim O’reilly在2005年透過”What is Web 2.0"提出,但各種倡議卻透過後來的HTML 5等技術達成一般。W3C作為標準化組織,推動的是建構趨勢的標準化技術。(Tim Berners-Lee本人曾在當時回應「語意網(semantic web)」可能是Web 3.0)

目前W3C與Web 3及分散式技術相關的工作小組有許多,包括:

  • 去中心化識別碼(Decentralized IDentifiers, DIDs)工作小組與規格:現在各種網頁服務可以透過第三方登入,如利用Google、Apple、Facebook、Twitter等帳號。但這些帳號驗證還是握在這些大公司的手上,使用者只是「借用」來做身份驗證;但去中心化識別碼技術實際運用後可以真正擁有一把驗證的「鑰匙」。
  • 可驗證憑證(Verifiable Credentials)工作小組與規格:有了鑰匙,那我們可以取得什麼?可驗證憑證可以與去中心化識別碼DIDs一併使用,像是駕照、身分證、健保卡各種身分證明資料,可以透過DIDs來驗證效力,避免數位化的「偽造」。
  • 網頁認證(Web Authentication)與FIDO:這也是近年廣受採用的登入方式,例如手機上的App、網頁瀏覽器透過臉部、指紋認證確認本人調用密碼以登入。未來還要朝向「無密碼」的方向發展(因為密碼本身還是會被破解或洩露)。

像這些技術如果能妥善串連,就可以打造一個去中心化安全的身份認證機制。

  • Immersive Web工作小組:談到Web 3也少不了VR與AR等共稱為XR的技術,W3C以Amazon為首在推動於網頁使用XR技術的標準制定。例如現在在Apple的系統上,我們可以直接以瀏覽器開啟產品的3D模型放置在實體空間體驗AR技術,但要如何在任何設備上透過任何瀏覽器都能提供XR體驗,是這工作小組要處理的問題。

同時W3C也於去年加入了「元宇宙標準論壇(Metaverse Standards Forum)」以商議如何跨標準化組織開發公開標準。

另外,近期因為馬斯克入主Twitter,造成一波出走潮,各家也拿出W3C過去針對社交網絡制定的ActivityPub規格,能讓「眾小」社交服務互相串聯,希望能夠「搏大」,雖也是分散式技術,但政府單位能應用所為較遠。

個人對台灣未來參與的期許

數位發展部加入W3C只是一張門票,但後續該如何繼續是更重要的課題,個人想分三方向來談:

數位基礎建設

W3C基於Tim的理念「Web for All(能讓所有人使用Web)」,於是有四個長期運作的基礎領域:

任何發展的技術與制定的規格,都需要提交到四個領域做橫向檢視,確保沒有國際化與無障礙問題,讓所有人都能使用新技術;以及沒有隱私與資訊安全上的疑慮,經過服務提供者或瀏覽器等實作後,才能正式成為「推薦」讓所有人參考運用。

如果數位發展部加入這些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如何運作,不妨考量將W3C這四個領域:國際化、無障礙、資訊安全與隱私,當作自己在政府內平行協助的四項指標。

國際化:數位發展部從國發會接管了全字庫CNS11643的網站,雖然文字編碼國家標準並非其執掌,但從戶政系統到教育現場,以致於各種國家語言的數位應用與標準化都還要落實。例如去年在Join平台上的提案「要求手機及電腦資訊系統加入本土語言」就不完全是編碼問題,而是如何將在地需求透過國際標準化活動帶到國際周知的事。(例如香港粵語字的做法)

此外,台語羅馬拼音與白話字等,於編碼、輸入法、字型支援上也尚未標準化,目前皆仰賴民間自行開發。若要走向國際,政府能提出權威資料極為重要。

無障礙:數位發展部從NCC接管網頁無障礙指引、標章與檢驗的工作。但長期以來僵化的運作反而讓製作政府網站的開發端視為「危害」。W3C在無障礙工作的積累上已經成為國際法規與各種數位環境的指標,數位發展部正式成為W3C會員後,可以提出無障礙指引的「正式繁體中文譯本」外,也可以把各種國際上最新的經驗、實踐帶回來推動,讓無障礙作為數位基礎建設,而不是接政府網站製作的高門檻。

同時也要把無障礙精神落實在各種數位相關政策上,例如防疫期間的「簡訊實聯制」,對於視障者、身障者(甚至有帕金森氏症患者認為)而言,拿起手機拍攝QR Code這件事就是障礙。而目前已經關閉的疫苗預約網站上的認證碼(Captcha)也會造成障礙,這件事在W3C也有相當的討論

數位發展部既然參與W3C,個人覺得可以快速直接利用的部分就是無障礙領域的技術。在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日前修法引發不少爭議與質疑,數位發展部不妨主動「多做一點」來建立標竿。

推動產業參與

數位科技的世界並不僅有「Web(網頁)」,但在HTML 5標準發表並且實用化之後,網頁技術的應用涵蓋範圍變得越來越廣泛,並且可以跨不同裝置與作業系統,都可以透過瀏覽器和http機制來開啟網址取得資料與內容,所以W3C目前推動「Web Platform」就是希望讓網頁技術建構技術平台,發展各種應用。

目前W3C主要有七大產業領域,包括:

這些領域各自由相關的企業參與,實務上可以舉一些案例:

像是「網頁支付」領域。早在2014年就提出,當時有一名倡議者建議瀏覽器可以加上比特幣錢包來做線上支付,但隨之各種線上、數位、行動支付快速發展,這些工具不僅能做實體感應支付,也可以用來作線上支付。Apple Pay可以用於網頁上,但需要使用Apple自家的Safari瀏覽器;同樣的Google Wallet只能用在Chrome瀏覽器上,兩邊就在W3C坐下來談,共同決定哪些部分標準化,最終可以瀏覽器使用共同的機制支援各種支付。阿里巴巴也針對網頁上支付的安全協助制定標準,來打造更共通的環境。

另一個領域是線上串流,在Adobe Flash十年前不受到iPhone支援逐漸退場時,W3C制定了「加密媒體延伸(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s)」規格,簡單來說,可以在瀏覽器播放影片的同時加上保護。這項技術Netflix本身就是標準制定者,而近年線上影音的發展,也多採取本技術,包括為數眾多的本土平台。

台灣軟體業工程師對於這些技術具有相當的敏感性,但往往都在標準制訂完成後才學著如何實作。但專家們在討論標準時,從「要做什麼」到「要怎麼做」,實際制訂時在「什麼可行」之外,也會討論到「什麼不可行」,所以參與制定的相關會員們會有第一手的資訊以及累積相關的知識,在實作上就會順利得很多。打造底層技術解決方案本身就是軟體應用的商機,而且越早越有機會。

所以希望除了數位發展部自身之外,未來可以考量協助台灣相關的企業與公協會參與相關的領域。讓台灣在技術上掌握先機。讓我們能夠提早掌握技術關鍵、提早實作出可輸出的服務與產品,讓台灣資訊科技產業能針對更廣大的市場發展。

長期參與與培養人才

因為有之前中研院與工研院的例子,長期參與也是重要的方向。

W3C這樣的標準化組織,對於標準制定也不是突然決定要做些什麼就做,通常先確定某個領域有所需求後,會讓會員代表透過經常性的會議來決定發展方向。確定需求後,才開始制定技術規格。這樣凝聚共識的過程在台灣很少有機會能夠體驗,而且因為採相互說服的共識決,會需要長時間參與。

標準化是一門專業,並非公司大或者技術能力強就能在短時間熟悉。例如韓國的LG加入W3C後,於CSS工作組(CSS為設計網頁外觀的語法)提出「圓形顯示(Round Display)」規格,主要是供Android的智慧手錶使用。一開始提案的草稿也相當生澀,但在工作小組的協助之下,也已經逐漸實用化,例如iPhone X之後的圓角螢幕,就能使用此規格來設計網頁以更適應螢幕形狀。

過去幾年我為了中文電子書的標準化活動參與W3C活動,在國外開會時,也會見到台灣同胞的身影。但是因為其任職的外商公司,母公司為W3C會員才能夠參與會議。而該企業在撤出台灣後,我遇到一位台灣工程師是轉到該公司的德國分公司工作才參與。個人希望台灣的企業以及學界、技術方面的公協會能夠提供台灣人才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機會,不要讓我們的人才非得離開本國,到了矽谷、到了歐洲才能夠與國際接觸。

所以希望數位發展部未來可以帶動台灣隊,針對各領域的標準化長期參與,不僅給台灣企業搶先的機會,也可以培養國際化與標準化的人才。這樣對於台灣於國民外交,甚至「技術外交」而言,是非常好的機會。

過去政府不乏補助企業參與國際組織的案件,甚至針對某些組織補助數十家上百家,希望能以量取得組織董事會的席次。然而,在技術標準化的組織裡技術說話,除了長期參與外,也看能提出多少技術與方向上實質的貢獻。台灣能做到怎麼樣的程度,現在考驗才剛開始。

有時候,我會覺得,台灣在很多方面起步得比別人早,但做出成果卻晚上很多或者徹底落後。有一位朋友說:「起個大早卻搭不上第一班飛機。」或許我們過於聰明而發現先機,但沒有傻勁待著做到成果開花而去了下一個機會。這些年政府愛用「韌性(resilience)」這個詞彙,但真正的韌性在於心理,要能持續忍受「還沒成功」甚至失敗,就算失敗了也能重新站起來。如果總是裝作成功,或者假裝事情都做好了,那麼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韌性也不是靠錢去疊去強化就能有效,得先拿出態度來認受再說。

參與W3C活動的好處就是會遇到一些傳奇人物,例如CSS之父Håkon Wium Lie(中)。左邊的村上真雄目前主持CSS排版系統Vivliostyle,右邊BPS榊原與馬場在日本開發EPUB電子書系統。

--

--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