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加入W3C,下一步?

W3C是怎麼樣的組織,做些什麼?以及個人的期許 — 數位發展部於2023年1月1日加入了W3C成為會員,我目前的身份是W3C Evangelist(傳道士),負責在台灣協助招聘會員。但我不是W3C正式員工,這些發言也不代表W3C組織。 對於W3C這個網頁技術國際標準化組織做些什麼,理解的人不多,我希望藉由這機會說明一下組織的沿革與運作,也順便帶入一些個人的期許。 W3C的沿革 如各位所知,W3C由「全球資訊網(WebWide Web)」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爵士所創立,所負責的是「網頁標準」的制定,包括HTML、CSS與JavaScript(ECMAScript),以及XML、JSON-LD等資料標準。 成立初期,Tim就認為網頁技術應該供所有人使用,所以在標準的制定上希望能集思廣益,採共識決,所以先建立社群,但網頁技術發展快速,需要專門的組織來協調標準制定工作。一開始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成立了W3C總部,後來與法國Inria(後來轉為歐盟ERCIM)和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簽署聯合協議,共同建立全球總部;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於2013年加入行列,由這四所學術組織與大學作為「Host」,負責行政運作、會員管理,並且雇用專家協助各小組的運作。直到今年才希望能做到更有效率的運作,於美國成立非營利組織法律實體;但在實際運作上,依然維持與四所host的聯繫。

數位發展部加入W3C,下一步?
數位發展部加入W3C,下一步?

數位出版中的Accessibility

Accessibility的翻譯與定義 Accessibility,在英文的世界裡,因為這個單字太長,常會被縮寫成a11y;在中文的世界裡,則沒有公定的譯法,有譯為「無障礙」、「近用性」、「可及性」,也有人倡議譯為「親和力」。就其文義,在實體世界中,是各種輔助身障、視障、聽障等障礙者,能與一般一起具有相同能力的輔助設施;在數位出版的脈絡下,則是讓各種障礙者,得以具備和正常人一樣的能力,以閱讀、使用內容。 舉個例子,一本印刷書對於盲人而言,就只是一疊紙而已。但電子書因為內容是資料化的文字,且具有標題、章節等結構,就可以透過各種輔助科技,變成可以閱讀的內容。 所以,為求在文字上理解,數位出版聯盟將Accessibility翻譯成「無障礙輔助性」,應用在EPUB規格與相關文件、檢查器程式中文化上,以讓使用者輕易理解。 數位出版的數位化媒體與無障礙規格 數位出版在2021年現在,所使用的數位化媒體大致上底定。新聞與雜誌朝向網站轉型、書籍出版則以EPUB格式電子書透過網站銷售。無論網站還是EPUB格式電子書,其底層都是基於網頁技術:HTML、CSS、Javascript等,這些技術共享一系列已經相當完善的無障礙指引和技術,雖然要多花一些時間來做到支援,但不大會遇到不知道怎麼辦的狀況。

數位出版中的Accessibility
數位出版中的Accessibility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