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Kindle也十週年了,繁體中文電子書怎麼看來才剛開始?

Bobby Tung
16 min readSep 19, 2017

--

一位中文愛書人、電子書老兵的回憶與檢討

Source PRweb

iPhone X還沒推出,媒體就搶著為iPhone 10週年做專題。但若回顧2007年,在科技史上有兩大事件:一是Apple CEO Steve Jobs在年初發表了iPhone,另一項則是Amazon CEO Jeff Bezos在年底發表了Kindle。下個月就是第一代Kindle上市十週年整,但相較於iPhone帶領行動世代的興起,Kindle對電子書的影響卻顯得黯然失色。

相對之下,博客來月初才開始籌備好幾年的電子書服務,繁體中文電子書才因為這個台灣最大市佔率的網路書店顯得大勢底定(但不代表因此而成熟)。為什麼會有這十年的落差?我試著以這篇文章「中肯」地檢討理由與原因。主要是我這幾年從事數位出版的工作,全力放在中文排版標準化上;目前也擔任某家電子書店的顧問,盡量希望自己的成見不要影響太大。

第一是電子書的著作權

電子書的著作權現在看起來不算是個問題,但如果回到10年前,卻處處都是問題。

那時Amazon才剛開始重新挑戰電子書這件事,我想全世界的出版業都抱持著相同的態度:「你要嘗試就做吧,我們不見得看好。」在這種態度下,對於電子書著作權的處理,我覺得是從零開始進行的一件事。

電子書的著作權,除了作者過世50年的公共領域著作,以及出版社買斷權利的著作,都需要另外簽署合約取得。Amazon證實了電子書有所銷量,於是出版社才逐步地在出版新書時,陸續和作者簽下數位版權,逐漸才推向翻譯書的授權上頭。

臺灣電子書平台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是2010年的事情。在那時,臺灣的暢銷書市場已經是一片由翻譯書佔據的空間。臺灣沒有比較完善的出版調查與統計[*1],所以其實不知道哪些種類的書讀者比較偏向於閱讀電子版本,就我個人的感覺,大致上還是:小說、商管社經,以及讀者較偏好螢幕閱讀的電腦程式類書籍。而這三種書更是以翻譯書為主。

(當年電子書平台上最多的內容大概就是比較沒有著作權問題的雜誌,但後來我們才能證明雜誌這種排版精美的媒介不適合把內容拆解為圖文來呈現。)

所以這些書沒有電子版的問題維持了許多年,直到後來才逐漸有所改變。在版權交易上從一開始「沒有」,轉換成「紙」+「電」分別取得,以至於「紙+電」一併取得。而各出版社在出版本土書時,契約上也不會忘了同時取得電子書的權利。

這狀況大約到了2012~2015才正式確立。日本的電子書市場在2012年由樂天Kobo、Amazon JP以及iBooks store等推動,那時日本出版社在處理電子書製作以及與作者取得授權上也是焦頭爛額,能夠對外授權也是後來的事情。

2017年現在,臺灣電子書市場上的翻譯書顯得齊全許多,我覺得應該歸功於版權代理、經紀,以及出版社版權部門在這幾年的累積。

【黑歷史】在John Siracusa《電子書的過去與未來》這篇長文中曾經描述美國在90年代時,曾經有以Palm等載具為基礎的第一波電子書創業。那時出版社的授權是希望這些公司付一筆授權金做為預付。這個狀況也出現在2010~2012年的臺灣。電子書平台付出數十萬到數百萬台幣的預付金購買某位作者或某部作品的權利來獲得一段時間的獨佔銷售。事後看來不是什麼有助於市場的好事,但在全世界都出現過這樣的狀況,只希望未來不要再出現。電子書應該和紙書一樣,不分銷售通路販賣。

第二是電子書的顯示問題

對一些人來說,這也許不是問題。

但對我來說,書的排版與顯示也是內容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單純把書的內容轉換成文字,顯示在螢幕上,那當然有人會讀,但是否願意掏錢出來購買,卻是另外一回事。

中文是複雜的語言,繁體字又更為複雜。像是:

  • 常用字至少兩萬字(別再BIG5碼一萬三千字了[*2])
  • 中文常用字體至少有明體、黑體、楷體
  • 中文書常用直排,現在世界上直排文字只剩日文、中文、傳統蒙古文

若回到2007年當時,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想像,例如:

  • 那是個公司電腦螢幕可能還是1024 x 768像素LCD螢幕的時代,沒辦法想像人們會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螢幕上閱讀
  • 高密度螢幕會讓中文字體顯示效果變好,不需屈就於勉強能提供較好視認性的黑體字
  • 行動載具的效能與容量增加,能夠顯示多種字體
  • 網頁技術能夠突然進步,在網頁(以及基於網頁技術的EPUB電子書)上能夠顯示直排

從2007年到2012年,有很多事情逐漸地改變,讓這些無法想像逐漸變得真實。

  • 2010年Apple推出iPad,落實了多載體閱讀的發展
  • 同年Apple推出iPhone 4,Retina Display後來成為手機與平板的基本規格
  • 2012年日本電子書平台等使用EPUB 3規格,配合網頁標準實作閱讀程式,讓電子書能夠直排
  • 同時,日本大多數的閱讀程式購買授權字體

這些事情一步步地進行,後面有不少人在推動進行。如果說從2007年起的前五年是技術上不夠成熟而做不到,那麼從2012年到現在的這五年還沒辦法做到,是我們自己的怠惰。

這可能是我個人一廂情願的想像。畢竟電子書排版的好壞與能不能賣,沒有任何研究提出證明。但我只知道確保電子書品質,是國外電子書店與出版社的底限。在《下一波數位化浪潮》這本書中,作者曾參與Amazon Kindle的早期規劃,就提及Jeff Bezos多次調整書的字體與行距等;而日本出版社在2010年日本政府的座談會上也要求電子書格式與顯示要能夠符合日文排版要求[*3]。

關於排版這件事,我想引用日文排版需求編輯,日本編輯學校小林敏老師的一段話:

讀者只要有閱讀意願,排得再難看的文字也都讀得下去。如何確保文字排版以好的方式呈現,是專業編輯者的責任。

2017年現在,其實臺灣電子書店的狀況也逐漸改變,就現狀來看:

就我的認知,台灣對電子書排版有要求的出版社則有:大塊文化(感謝郝明義先生、黃世明先生)、圓神出版集團(感謝簡瑜先生)、台灣角川(感謝施性吉先生)。如果不是這些出版社有所要求,可能直到今日,臺灣電子書的品質還是難以提升。

【黑歷史】2010年那時政府推行數位內容產業發展,在高額補助金之下,許多電子書平台因應而生。但過早採用EPUB 2標準,EPUB 2標準早定立於2000年,後來才急就章地由IDPF改為標準,也是採用網頁技術,但當時沒有多考量到多國語言的顯示,包括中文直排、阿拉伯文希伯來文由右向左書寫等需求,後來EPUB 3格式才納入其中。(補充:但EPUB 3格式也不管實作,還是得透過W3C落實在Web標準上,由瀏覽器實作才行。)

政府當時也編列預算,委託資策會參與IDPF制定EPUB 3的標準化工作,但就像各式各樣經濟部補助案一樣,案子結束不保證事情做到好、做到完。以至於2013年我開始參與W3C活動,讓很多事情能夠收尾作好。現在IDPF併入W3C[*4],應該能更有效率地進行。

日本政府的做法則不一樣,2010年產業座談會時就願意投入國際標準化工作,讓EPUB 3成為日文適用的電子書標準格式,再以此格式推動。雖然是題外話,但我真的希望都2017年了,台灣產業界與政府能改變急就章的方式,不需要下看十年發展,但至少願意往兩三年後去看,不要老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

第三是電子書的製作問題

Amazon一開始幫出版社製作電子書時,使用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方法。

當年Amazon也是將出版社的紙書予以裁切、掃瞄成圖檔,然後使用OCR辨識技術轉換成文字檔案,再轉製成電子書。這種做法難以應用在中文上頭,畢竟中文OCR的辨識率始終只有九成多,也就是透過以上方法轉換成文字,還需要校對過一次。

而在2010年那些臺灣電子書店出現時,採用EPUB格式,由於EPUB格式內部就是網頁所使用的XHTML格式,所以那時製作者是透過電子書店網頁介面的製作工具,一段段地將文字檔案貼上、圖片上傳組織起來。當然,也有直接將Word轉換成HTML的工具,但就出版社的流程來看,Word原稿與透過InDesign排版的最終印前稿還有所差異(大多數校稿是在InDesign排完初稿後進行),所以也不算實用。

由於還得多上一段工夫,後來願意這麼做的出版社越來越少。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是2010年到2015、2016年開始重新製作成EPUB 3格式),出版社都直接提供PDF檔案給電子書平台去販賣。

PDF與EPUB的差異,請見前IDPF執行董事Bill McCoy的文章。PDF雖然可以暫時性的解決中文排版的問題,但無法對應多載具顯示的問題,頂多只能稱為印刷書的Replica(模造品)、或者數位印樣,真的不能稱為電子書。

出版社在電子書有收益之前,不願意自己製作電子書,這件事情舉世皆然。

Amazon推出Kindle之前,也是自掏腰包幫出版社製作,我沒有認真考究維持了多久,但應該也有數年。Amazon之後,英語區的電子書店逐漸創立,像是Barnes & Noble、Kobo、iBooks store以及主推圖書館的OverDrive,這些平台都使用EPUB格式。出版社不會把雞蛋都放在Amazon這個可能有害的籠子裡,才逐漸外包給第三方公司製作。差不多到了2013年後,由於外包制作緩不濟急,美國的出版社才開始有改變流程自行製作的作法,在美國書展BEA的數位論壇上開始有所討論。

日本則是跨過Amazon代為製作的階段,在2012年時就已經確定使用EPUB 3格式製作。而日本出版產業有著完整的產業鍊,大型印刷集團在承接書籍印刷時,一齊接下電子書的製作;或者大型出版集團本身設定分部或分公司來處理製作的工作(外包或者內製)。

臺灣則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維持著美國90年代初期的作法——也就是一本書授權給某一家電子書店,由該電子書店製作。這不是一件符合時代的作法。當時沒有標準格式,那些創業公司以自己的格式硬刻成電子書,也僅能在自己的閱讀程式上運作。但現在有了共通的檔案格式,應該採一次製作、多家通用的方式進行。只是能這麼做的出版社仍屬少數。

目前要做出EPUB 3格式的電子書不是什麼難事,可以用完稿的InDesign檔案輸出EPUB 3格式,再刪除自動生成過程中不必要的標籤,處理原來排版者習慣不好造成的圖文等順序錯誤就好(好吧,其實很難)。

或者輸出TXT、HTML格式的完整稿件,透過HTML編輯工具或者MarkDown格式重新編排即可。

製作電子書並不困難,若要減少多餘的工夫,還需要在流程上進行調整——如果能夠在編稿時使用可以讓後端通用的工具、如果能夠提前做好校對、如果能使用好的Metadata管理工具——都可以減少後面製作的麻煩。

但是對於出版社來說,要因應數位化改變工作方式,卻相對困難很多。

  • 你覺得出版社會對出版的書做好數位資產管理,其實不盡然。你要的檔案往往存在某一張版廠送回來的光碟裡,而光碟不曉得放在哪兒。
  • 你覺得出版社應該有個系統輸入書的Metadata資料,可以透過格式轉換輸出,但往往還是一張張傳真表單或者Word、Excel,還得手工剪下貼上。
  • 你覺得出版社應該可以自己透過系統後台完成產品建檔上傳的工作,但大多數的作法還是透過FTP上傳檔案與Excel檔案,由販售方建檔處理。

如果2017年隨著博客來電子書服務的開店,能夠讓臺灣電子書的佔比提升到十位數,那麼這一個階段就是考驗出版社的數位化程度以及是否願意改變。我想經過了這麼多年,出版社真的不能再把電子書當作他人之事看待,更不希望急就章地去草率面對。

(博客來之後還有什麼機會呢?我想只剩下Apple的iBooks以及Amazon Kindle針對港台開設繁體電子書服務了吧,前者完全要求自己處理,後者則是還要好幾年吧!)

對於電子書能夠推動出版產業轉型的看法,如同端傳媒這篇「發展電子書,改革臺灣出版產業」上的觀點一樣,沒有改變。

【黑歷史】2010年資策會受經濟部委託要做EPUB 3的製作工具,就拿了當時EPUB 2的工具Sigil來調整。從當年的紀錄來看,改得還算不錯。但是開放原始碼專案,有取就該有貢獻,未料當時資策會只改不貢獻,還掛上了資策會的版權宣告。這也不是什麼糟糕事,真正糟糕的是Sigil不斷改版,沒有納進這部分的修改,依然還是款EPUB 2製作工具。後來在原始貢獻者畢業工作的狀況下,Sigil演進越來越慢,不合時代所需。

直到最近,還有幾家電子書商教導出版社使用Sigil製作EPUB,我個人沒辦法接受這種開時代倒車的行為。也許你會問:那麼推出一套能製作中文EPUB 3的工具是不是有賺頭?我覺得得看出版社願不願意付錢而論。如果每本電子書平均都能有一定的利潤,那麼自然會有人願意付錢購買工具來製作電子書。但直到最近,願意付錢製作電子書的出版社不能算多。

透過InDesign來製作是個可行的方案,但Adobe一直在修改這項功能,卻不是所有出版社都使用最新的InDesign CC版本。而InDesign作為一項所見即所得排版工具,輸出結構化格式有其限制,可以想像成Word輸出HTML檔案一般,還需大量的清理調整。以一名程式人的角度來看,不能接受這樣的Dirty Code;但出版本來就是不管怎麼排,印出來是那樣就好,這是兩種文化間的差異。我屬於前者。

此外,現在有很多電子書在製作上求快,原本印刷書中使用不同字體來強調、改變語氣的段落都消失了。雖然最終做成的是真正的電子書,卻是印刷書的次級品,這也是我個人不希望看到的狀況。

最後:電書的本質是電子商務

Amazon在推出Kindle之前,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了。

後來啟動的電子書店都要面對著電子商務的本質問題。從2007年開始算,電子商務談論SEO、談論行動載體的對應、談論社群網路的操作、談論精準廣告的投放……若回頭看那些2010年開始已經半死不活的電子書平台,大致上毫無意外的都沒有做這些事情,不用等到後浪推前浪,一開始就死在沙灘上。

販賣虛擬產品的電子商務不容易經營,而販賣數位內容的更是如此。也因為這樣,所以博客來開始電子書服務的力道才顯得大。

對於電子商務,我不是專家,所以僅能說到這裡而已。2017年現在,我想那些過去卡住繁體中文電子書的技術問題已經逐漸解套,現在要面對的是要怎麼吸引讀者嘗試(你看,凡談電子書,有多少人還懷念「書香」與「紙的溫度」?),並且在現代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增加銷量。

儘管如此,我不希望看到的是電子書打起折扣戰。如果過去困擾電子書店發展的問題曾經是授權取得不易、產品(格式與內容)不夠好、製作書的成本太高,那我希望未來「價格」不要成為另一個問題。

電子書是印刷書的七折,而在A店賣六六折,B店加碼促銷到五折⋯⋯這樣變成彼此比口袋深並不是件好事。合理的作法是出版社也把電子書當作促銷的一環,主動降價,讓消費者去決定要在哪一家購買,但價格卻相差不多。

【不說蘋果的好話】App Store有一項規則:禁止數位內容繞過Apple的In-app purchase(IAP)機制販賣,也禁止電子書閱讀程式連回自己的電商網站。這條規則迄今沒有放鬆過。Amazon能做的事就是透過Kindle Unlimited月費制,讓你能瀏覽加入這制度的書,並且在App內下載。而許多大陸電子書服務,則是硬吃下Apple IAP機制的三成抽成,讓你付費儲值,以儲值金購買電子書。對電子書店來說當然不合理,但對出版社來說也很不合理:你iBooks store倒是趕快在台灣展開服務啊⋯⋯

有些事情始終不是問題

在這十年裡,有些問題始終不是問題。

第一是電子書的影音表現。2010年後,我做了不少iPad上的數位內容,當時固然有很多人捧場,但現在想起來,與其說讀者想讀影音互動的數位內容,不如說他們想看看iPad上的媒體能給予自己怎麼樣的體驗。

製作這種電子書的成本,比起印刷書來說高上太多了。而市場會不會有相對的回報,則是未知。當年在美國研究互動設計的人,現在還在媒體界,像紐約時報等,從iPad App到網頁,互動性表現的需求依然存在,但會不會是電子書的重點,我想不會、未來也不大有機會。

唯一有發展可能的是童書與繪本。但前幾年日本一項實證研究發現,不管是印刷書還是Replica式的電子書,只要有人伴讀,孩子的滿意程度都很高。而有著朗讀功能、互動遊玩的電子書,雖然很有趣,但卻變成小孩與機器互動,反而沒有家長與老師介入的空間。

第二是載具。有些人非電子紙不讀,但實際上我們每天透過電腦螢幕、手機螢幕的閱讀量應該早已超過閱讀印刷物的文字量。Amazon在這十年間,將電子紙閱讀器變成了一種高階Premium的產品,他們知道有些人鍾愛電子紙,於是把價格與規格越推越高,從入門的Kindle到Kindle Paperwhite,以至於價格可比PS 4的Kindle Voyage與Oasis。

同時也把液晶款Kindle Fire(7, HD8, HD10族繁不及備載)的價格越壓越低,不僅用於閱讀電子書,也可以聽Audible上的有聲書、看Prime Video的影集與電影、還有Music Unlimited上的音樂。

身在台灣,這十年裡影音內容我們與國外並進,現在有Netflix、KKTV/BOX、Spotify、Apple Music,但電子書卻長期從缺。如果有什麼想望的話,我希望大家的手機與平板裡能多幾個電子書閱讀程式,每個月能多買一本電子書,讓書能走回我們的數位生活裡,補上這幾年的空白。

[*1]:最近開始有所改變,像是文化部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進行的「台灣出版產業調查報告」。

[*2]:BIG5碼僅含有一萬三千餘字,所造成的問題就是「煊」、「堃」等字無法顯示。中文漢字近乎十萬字,予以妥協常用字為Unicode 1.0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近兩萬一千字。Google與Adobe共同推出的思源黑體與宋體雖然強調有65,535個字,但在繁體中文上,主要還是依照BIG5標準。

[*3]:日文排版需求(JLREQ):網頁標準組織W3C下國際化小組的一份文件,描述日文書排版的需求要點,作為網頁排版標準化的參考文件,後來各種語言也比照撰寫辦理。

[*4]:制定EPUB規格的IDPF年初與W3C合併,改為數位出版工作小組、興趣小組、產業小組的方式繼續推動標準化作業。感謝從現在開始不會發生雙頭馬車的狀況了,但台灣沒有人參與也是問題所在。

--

--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