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獨立書店與圖書定價制脫鉤

幾件我從日本看到的事情

Bobby Tung
7 min readMay 30, 2014

其實我一直覺得,獨立書店在文化部的政策中被提高到這種程度,多得歸於龍部長對於德國人閱讀生活的憧憬,希望在台灣再現。但問題在於,文化部搶做經濟部要做的事,而真正屬於文化部負責的部分,往往又稱為經濟問題,踢回給經濟部——例如服貿。

在這想像下,所謂的獨立書店,應該不是《挪威的森林》裡,綠老家那接近倒閉的地方書店;而是充滿人文氛圍、具備特色,像是上圖舊金山Green Apple Bookstore那種店家,或者在Downtown的City Light那種書店。蠻有趣的,唐山、小小、有河等等,也都屬於後者。至於原本在街道一角,從書店變成文具行、賣著參考書與各種明牌報的「原獨立書店」,好像沒有任何聲音,應該都被排除到想像外頭去了。

當然,那種文化風景很美,我也希望各地都能有這種文化風景可供朝聖。但問題在於這是產業問題,憧憬與理想似乎還得面對現實。但這之間的距離,應該不是圖書定價制度可以補上的。

去年好幾次日本行,逛了東京幾家書店,除了大型書店外,還有車站旁的TSUTAYA、以及在自由が丘與旗の台駅間,住宅區裡的小書店。定價制有沒有影響?我想有的。

渋谷東急百貨七樓的丸善ジュンク堂,書齊全到不可思議。

除非你想買的是特別的書、專業的書,不然一般的暢銷書要是各地價格一致,當你看到想讀的書時,就會不加思索地直接買下,問題是這樣的想像至少在我短暫在那兒的時間裡,就有了些變化。

住宅區裡的書店,進的就是主婦的實用書、兒童的繪本與漫畫、八卦與時事書;車站賣的就是上班族搭車時一讀的簡單商管書、雜誌等等,真要看到一線的暢銷書,還是得到大書店才能見其蹤影。

日本的「取次」——即書籍經銷物流,像是東販、日販,比起台灣的經銷商來說,公平得多,不會有量少不出書、偏遠價格高的狀況。但在現實狀況下,一本人人都搶著買的暢銷書,例如村上春樹的作品好了,還是先供給連鎖、線上書店;都會區又優先於地方。對於地方上的小書店來說,這本書能賣個幾十幾百本,但等待遙遙無期,流動的消費者還是到了大書店,或者根本就線上買了。在商言商的經銷體系在這狀況下,依然會有大小眼的狀況發生。

我想再談定價制前,經銷物流的改善應該是更急迫的重點。

另外是定價制也無法保障書籍售價,甚至還會有新的生意模式產生。

例如亞馬遜。日本亞馬遜就是經常性不遵守定價制的犯人,雖然不至於大打折扣,但各種活動、點數、加上作為最大的線上通路,也讓不少圖書產業裡的人怨聲載道。畢竟整個亞馬遜的資訊系統建構在全球金流下,錢付到海外,於是可以規避各種制度與稅法;但依然國內出貨。我想這狀況在台灣實行定價制後,也有可能發生。

而我每次離開日本前才會真正購書,最後一站都是渋谷的丸善ジュンク堂,書齊且有積點制度,10%的點數折現等於打九折。前一次購書的金額剛好下一次購書使用。我想這是消費者之常情,哪兒便宜去哪兒買。對於一個收入不高的外國人來說,買價格不菲的日文書更不可能不去用這種折扣。

不過我最後學乖了,如果不是特別的書,一般的小說、文庫等等,乾脆到四處都有的新古書店「Book-Off」去買。

秋葉原的Book-Off,書多到不可思議。

所謂新古書店,就是你買了書、讀完,覺得沒什麼必要收藏,就能馬上到車站附近的這種連鎖書店估價賣書,或者以書換書。因為只讀個一兩次,書況極佳,價格比起新書便宜個20%~50%,若只是想讀,去那兒買比較實際。

我想要是台灣真實行圖書定價制,TAAZE應該就會成為這樣的線上新古書店。不然應該也會有人學習這種模式,在人流大的地方收書、賣書。應該是門好生意。而且這種模式也真能夠養得活一家書店。

但這麼一來應該輪到出版商跳腳了。一本書本來作為終端產品,賣給消費者。但在新古書店的商業模式下變成雜誌,一本書可能轉個二、三手還在市場上流通,新書的量反而更少了。還有一點是在日本才聽得到的:「二手書對於作者而言,根本沒有收益。」台灣開始在乎生產最前端作者的權益,可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有制度必有反制度的做法。但就上面的例子來看,反制度的一方都是連鎖、線上、資本方,原本應該受益最多的終端「獨立書店」,依然還是弱勢。而我想在有既成商業模式的參考下,從制度得到利益進而失去的速度,應該很快。

而我也不認為圖書定價制能夠排除折扣,讓泡沫化的書價回歸正常。經銷商要是沒有議價空間,大概會變相收取各種費用;或者乾脆挑書經銷,對於賣相不好的書請吃閉門羹。最後,22K的薪資已經讓人的賬本上沒有多餘的錢購書,沒有折扣後,消費者應該更趨於不買書、或者少買書。

但和我關係不大,除非文化部打算管到電子書上頭。要是這麼做,我一定跳出來大罵——但幸好連龍部長不曉得電子書的生意模式。

下北沢的Book & Beers 書不多,但極合該區文化品味。

有一次跟著日本朋友拜訪了兩家獨立書店。

一家是在南青山的brisa plus。稱它是書店也很怪,清水模的三層建築,一樓是美髮、美甲沙龍,二樓是稱為brisa libreria的書店空間。但二樓也是咖啡廳,還兼瑜伽教室、各種品酒、品味的教室。

我去的時候才剛開幕,書大約幾百本,但現在號稱五千本選書。針對各種女性生活:飲食的、品味的、職場的、身心靈的,一格格一區區分門別類放著,當然也有書店員的選書與推薦語。儘管複合經營到了極致,但它的確是一家符合青山這環境的一家書店。店長好像是TSUTAYA的高層跳出來創業,她的確是要開一家書店——而不是美容沙龍。

另一家是下北沢站前二樓的Book & Beer,店長内沼晋太郎三十出頭,已經是相當有名的編輯、出版文化人。下北沢雖稱為文化中心,但也不見處處皆書店。這家創業沒多久的獨立書店,已成代表性的文化據點。

最有特色之處是利用了書店空間,幾乎每天都有收費的演講,門票就是¥2,000,含一杯啤酒。在這次文化的中心點,講座自然人多;最有意思的是早上還利用上班前的時間,開了上班族的英語會話課。

至於選書,可是一點都不軟,無論是各種電影、藝術、戲劇、小說,選得都相當深而符合當地特色。為了賺錢而擺的暢銷書一本都沒有,反而到有許多前來演講的作家留下好幾本簽名書,讓未能參加的人也能購得。

當然,這兩家都在東京都內,至於偏鄉書店如何經營,我想應該還有不少研究日本書店文化的書可以參考。我也不是什麼書店文化研究者,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拿出來而已。

畢竟我不是書店經營者,只是幾本電子書的出版者,甚至只能說是做電子書代工的。但我想,書店已經不只是單純的零售業,至少有一半跨足到了服務業上頭。我記得有一次到渋谷ジュンク堂找書時,店員慌慌張張地領下我給他的書籍資料,趕緊幫我把書找出來。幾分鐘後拿著我怎麼都搜不出來的那本書,還有另外兩三本。先將我要的那本遞給我,然後再和我說明另外兩三本與這本書的關係,希望我能夠考慮一起購買。

書店員が本当に売りたかった本 ジュンク堂新宿店

其實我有點受寵若驚。要是出現在專門書店,店員會這麼反應並不意外,但在號稱有著130萬本書的這家大書店裡發生,就不得不重新思索書店這一行的深度到底能到怎麼樣的程度。

2012年,ジュンク堂新宿店徹收前,舉辦了「書店員真正想賣的書」活動,整家店架上放著各部門擔當者真正想賣的書,與寫滿推薦語的紙條。活動記錄在一本同名書中,讀完後我想說的是:也許對店員而言,這不只是一項工作而已吧。

也許在圖書定價制之外,還有許多讓獨立書店更具魅力的做法。

--

--

Bobby Tung
Bobby Tung

Written by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