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恐怖矽谷: 囘憶錄》(UNCANNY VALLEY: a memoir)

Bobby Tung
Aug 3, 2021

--

搬到淡海新市鎮第一週,眾多收穫中的一件是在進台北靠輕軌與捷運的一個多小時,以及練習煮菜的時間裡,可以好好用在讀書上。

所以這本《恐怖矽谷》就被我迅速地讀完了。

原先在Facebook上看到朋友推薦時,感興趣的是作者原先從事出版編輯、版權代理助理的工作,爾後進去訂閱制電子書的這一段經歷。但實際上開始讀以後,發現其實佔的篇幅非常短。不過後面從Oyster到Github(以及中間不知名的數據公司)的故事也相當有趣。但總覺得──如同許多美國暢銷書都會給人的相同感覺──少了讓另一方來答辯的機會。

閱讀時有許多圍繞著這些書的想法,不完全緊扣著這本書的內容。寫在這兒作為紀錄。

顛覆「出版」

我之所以想讀這本書,是因為Oyster在2015年被Google收購(Acqui-hiring,簡單來說要人才不要商業模式)後,成為開發Google Play Books的主要團隊。這個團隊整併以後做了很多事,包括顯然把糟糕的App閱讀體驗給改好了;原來很不怎麼樣的Web閱讀模式也變得可用了;從善如流把Google Play Books的批發制拆帳比提高了一些;加入了Affiliate分潤制度等等……我想要了解Oyster這群人過去做了些什麼。

但很可惜地,書中主人公從出版產業把Oyster作為跳板跳過去,僅寫了該公司在拿到早期投資,作為一家員工不多的Start-up的經歷,沒有多提這家公司,只有2016年他們的創辦人要把公司賣給Google的一段紀錄而已。

不過作者對於紐約出版業的抨擊,我想比對矽谷新創產業的批判來得透徹並且強烈。畢竟他是頭也不回地從出版業跳到科技新創公司,幾乎沒有一絲懷念。

最近我也有這樣的感觸。

過去幾年,我創立自己的公司,參與W3C活動,就是希望能解決中文排版的技術問題,讓中文電子書的表現能夠有該有的水準,在生意上才有機會推動得起來。現在電子書的銷售營收略有起色了,只是我覺得整個出版業顯得頹圮難救。身為愛閱讀的人,我還是想做些事,但就像這位作者因為太年輕在外圍一樣,我覺得這個產業,若不是夠老夠大的核心分子,大概說什麼話都不會有人理會吧。

前陣子看見有河書店的686繼續推廣「新書定價制」(我一向覺得,定價制度可以對獨立書店帶來競爭上的公平,但不見得能真正改變小型零售店的處境,最近整理Medium時還發現以前寫的這一篇),加上這本書裡提到矽谷新創產業人人嘴裡的「顛覆」、「效率」…讓我覺得,也許Momo購物壓低折扣賣書,正是按照這樣的邏輯來「拯救出版業」。畢竟對於出版社而言,書賣不出去可能比賣便宜了還頭疼;而且在COVID-19警戒,人人門戶不出──更不去書店──的狀況下,線上能多賣一本書就多賣一本。

撰寫這篇文章時,Momo購物網每天都在推書籍66折。

這一串來看,似乎我在找686的碴,但是我以過去參與社運的經驗,覺得適時地更新產業現狀,提出新的論述,找到適當的Stackholder作為盟友應該更為重要。(更儘管你都這麼做了,政府也還是會相應不理)

但我還是希望出版業能夠正常化。依我自己的利益,就是至少製作電子書的成本能夠不要壓到販售平台身上,自己負擔吧,就像紙書排版、印刷不會要書店出錢一樣。這樣販售平台能夠更靈活地做行銷推廣(打折以外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也許我也會想要和本文作者一樣,在人生中場永遠遠離出版業,跳去科技業或者新創。

(另外,這本書我就是在momo購物以66折購買,加上一些雜物免運費,隔天就從i郵箱收到件。420元的定價,實付277元。如果您想讀這本書,可從蝦皮購買我的二手書,扣除運費我應該還可以拿回140元左右,等於以140元購買到這本書,像這種泡沫化定價,我想應該未來會是個問題)

科技新創毀掉舊金山

Mama’s的早午餐最棒了,希望還有機會吃得到(並且吃得起)。

其實我也只去過舊金山兩次而已。

比起現居在矽谷的、曾在西岸留學的、經常需要出差過去的科技中人,我實在差得遠了。而且一次是受Apple邀請報導2009年WWDC,一次是2014年透過群眾募資前去參加Books in Browsers以及W3C在Santa Clara開的TPAC年會。

在這兩次之間,可以感受到整座城市變得不一樣了。2009年的舊金山在金融海嘯之下,四處招租,走在路上一直被人要錢、要菸。但整座城市依然有著活力,充滿著生活感,而且物價也可以接受。

而2014年時,從居住到用餐,街上人的活力與店家的態度,整個呈現了一種無力的抗拒,我不曉得是不是我之前住在富裕的SOMA區,這次住在Mission區造成的差異,但逐漸發現這座城市不像它在經濟蕭條時那樣可愛親切了,我想現在再去,應該會感覺得更為深刻。

對於作者在書中的描述,我不能同意得更多。

關於工程師,或者千禧世代

作者並未隱瞞自己完全不懂資訊科技,或者明白一點說:他不會寫任何一行Code,也不會管理專案。而他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角度去看這些「工程師」,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除了他自身在出版業的一段經歷外,很難定義他到底從怎麼樣的角度去看待、批判他們,這種未明反而讓他說出的話像是偏見。(其實也可以簡化成PTT上的「文組v.s.理組」,而我們也不知道理組的自信從何而來,大概就多賺點錢吧)

我在W3C所接觸到的工程師,年紀大多四五十歲,他們都是.com泡沫時期就在這產業中的人了,家財萬貫者應該不少,而在W3C的工作群組中制定各種規格(我參與的主要是EPUB與CSS),已經像是為了興趣而工作。但他們都認為自己應該謹慎看待這些一旦被實作就會全世界的網頁設計者所使用的技術;而在花了數年制定後,終於成為一行就能造成網頁設計改變的CSS Property,我想這種做出的東西能動,並且系統得以改變世界的喜悅,應該局外者無法理解,也是本書作者似乎想要提及,卻沒能夠理解的部分。

但他描述的故事中,整個矽谷、灣區,更像是個巨大的MMORPG世界(多人數線上遊戲,像是EverQuest、World of WarCraft這樣的遊戲)。一群人組織起來挑戰地城,然後攻略以後取得裝備或者材料,進階挑戰下一波更困難的地城,人數越來越多,裝備越來越稀有,材料也能轉換成財富。從少人沒有組織科層變成細密分工,論功行賞,也開始有管理和有人退出。每個伺服器(領域)裡只有一兩個公會(創業公司)能做到最大……

儘管這些參與者本身可能沒有玩過這樣的遊戲,但他們身處過去十年的世界,就像是在現實中建構了相同的系統與體驗,讓他們能把現實世界當作遊戲在遊玩。

在這樣的系統中獲得「應許」的報酬,至少不致於流落街頭。明明活在現實裡,卻總感覺一切都很「虛擬」。遊戲中的成功者似乎通曉一切,對什麼都能廣發議論、侃侃而談。像極了那些線上遊戲與遊戲討論區裡拱「大神」的狀況。

一群透過數位電子科技,以抽樣的文字代碼打造出可運作的無實體系統的工作者,在矽谷這地方以創投等巨大資金的管理者作為GM,架構出一個彷彿虛擬的線上遊戲世界。每個人都成為遊戲中的一份子。

這也許是作者想要批判/描述的狀況,但他對這狀況留了情面。也可以說,他覺得自己處於「半登出」狀態──以「相對」清晰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切,對於其他玩家保持不那麼嚴厲的態度,但他自己可能沒發現那些NPC們──舊金山、矽谷不在科技圈外的人們,又是怎麼看待這一切。

最終他離開Github,透過股票認購權獲得了20萬美金,遠離這個圈子彷彿大夢一場。但我想這個線上遊戲可能對整體環境的影響更甚。

總之,看完這一本書以後,我還蠻慶幸台灣沒有發生像矽谷創業圈子裡那樣的事。但反過來說,科學園區裡的科技(製造/代工)業高薪的狀況持續了幾十年,這種「價值」與「收入/身價」的替代其實也慢慢毒害整個文化,我想許多的文化觀察者都想說些什麼,但可能就像本書的作者一樣:想說,但說不明白,也可能被一句:「你這不懂得寫程式的Loser!」頂回來而只能哭著走開吧。

寫完這一篇時,我正煮完一鍋燒焦的蔬菜,走到大賣場買了小蘇打粉洗乾淨staub鑄鐵鍋,體會著生活裡不知緣由又常見的失敗。沒有任何"Smart"的數位科技能幫上我什麼。而我覺得這樣很幸福。

想回到那個拜訪時要帶雨傘時代的舊金山

--

--

Bobby Tung

W3C i18n invited expert, editor of "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 (CLREQ), Evangelist. I provide consultan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Taiwan.